3月16号清晨,河南不少人推开窗都懵了——漫天的鹅毛大雪裹着风往脖子里钻,路边刚发芽的柳树条挂着冰碴儿,连楼下的共享单车都被雪埋了半截。这哪是阳春三月该有的样子?
郑州郭店镇五里口的物流园里,几个刚搭好没多久的仓库篷房,瞬间被雪压得“咔嚓”一声塌下去。老板张哥蹲在路边抽烟,看着埋在雪堆里的货物,烟灰被风刮得直打旋儿:“昨天还跟工人说‘这棚子能抗住暴雨’,结果今天就栽在雪手里了,损失少说几十万。”
南阳的尹大哥更揪心。他种了40亩葡萄,棚子是去年刚花十几万加固的,本想着今年能多赚点补贴家用。等他带着工人赶过去时,眼前的场景让他腿都软了——棚顶全塌了,葡萄藤裹着冰挂耷拉在地上,叶子冻得硬邦邦的,连刚冒芽的嫩枝都折了。“我活了四十多年,头一回见三月下雪啊!”尹大哥揉着发红的眼睛说,周围种月季、种蔬菜的农户也都愁眉苦脸:“我家的菜棚刚出苗,全冻没了”“我那几盆月季花苞,全被雪打烂了”。
更戳心的是,他们大多没买农业保险。“想着春天天气稳,哪能想到会出这档子事?”尹大哥蹲在棚边,摸着冻硬的葡萄藤,声音里带着哭腔,“十年的心血,说没就没了。”
好在村里的干部已经拿着登记本挨家挨户跑了。“别着急,镇上已经开始统计受损情况,说不定能申请点补助。”王支书拍了拍尹大哥的肩膀,旁边几个邻居也扛着铁锹过来:“尹哥,我们帮你清棚子!”
物流园里的工人也没闲着,冻得通红的手攥着铁锹,一下下铲着棚顶的雪;有网友在网上发起了“帮农户找销路”的话题,有人留言要送塑料布,有人说“我是南阳本地的,需要帮忙喊一声”。
雪还没停,但尹大哥的棚子前已经亮了灯——邻居递来的姜茶还冒着热气,工人的笑声透过风传过来,连手机里的消息提示音都带着暖:“别怕,我们陪着你。”
这场“迟到的雪”砸疼了不少人,但也砸出了最实在的人心。就像尹大哥说的:“雪总会化的,棚子能再搭,日子还得接着过。”
风里还飘着雪,但物流园的废墟里已经有了动静,葡萄棚前的灯也越亮越多。春天的冷,总会被人心捂热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