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盐津不少人的朋友圈里突然传开一条“扎心”视频:画面对着当地一座熟悉的电站吊桥,画外音沉沉地说“前几天有人跳下去,到现在都没找到”。视频刚传出来时,不少网友吓得赶紧给家里人发消息:“别去吊桥散步了,不安全!”还有人追着问“是哪个村的人?有没有家属找过来?”
就在大家越讨论越心慌的时候,盐津县网警的一则通报直接给这事“踩了刹车”——近期涉事的电站吊桥区域,压根没发生过“人员跳桥失踪”的事!
警方说,发现这条视频后,他们立刻去吊桥周边找群众问、找电站员工核实、找社区干部确认,把能查的线索都查了个遍,结果连“疑似失踪”的报案都没有。“所谓的‘跳桥’,全是编的。”
而视频的发布者晋某某,被传唤时也没藏着——他承认就是想“博点关注、涨点粉丝”,觉得“这种刺激的内容容易火”。盐津县公安局已经依法给他开了行政处罚单。
“我昨天还转发给我姐,差点让她连夜赶回老家!”“为了几个粉丝就编这种缺德瞎话,良心不会痛吗?”通报出来后,评论区里的情绪一下子翻了个面:有人骂晋某某“没底线”,有人庆幸“没信谣传谣”,还有人反过来提醒大家“以后看到这种‘没头没尾’的视频,先等官方说法”。
其实仔细想想,这种“谣言套路”我们见得不少——要么拿“身边事”编恐慌,要么用“未核实”造焦虑,核心就一个:靠“情绪流量”换关注。但这次盐津警方的快速回应,也算给所有人提了个醒:网络不是“编故事”的法外之地,你图一时“涨粉”的痛快,迟早要为自己的假话买单。
说到底,面对网上的“突发消息”,我们多等一等、多问一句,比急着转发更重要——问问当地的朋友“有没有这回事”,看看官方账号“有没有通报”,别让“谣言跑在真相前面”。毕竟,真正的“安全”,从来不是靠“传瞎话”防住的,而是靠“理性辨谣”守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