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看山。禹州鸠山镇的山顶昨天刚被游客“挤爆”——枫树和黄栌树像被秋霜“染”过,红得比二月的桃花还艳,风一吹,叶子簌簌落下来,铺在地上像层红地毯。有个穿夹克的大哥举着无人机喊:“我上周来还带点黄,这两天一遇霜,整座山都‘红透了’!”焦作南太行的红叶也不遑多让,10月12号我同事去拍时,山脚下的叶子还带点青,这两天霜一打,连石缝里的小灌木都红得发亮,远远望去,像给太行山披了件红披风。
再看花。开封翰园碑林里的菊花正开得热闹。昨天我去采访,门口的阿姨举着手机追着花拍:“你看这朵白菊,像不像霜落下来的样子?”百花凋零的日子里,唯有菊花偏要凑霜降的“热闹”——黄的像金盏、粉的像霞、白的像雪,连花坛边的石狮子都沾了点菊香。有个老爷子蹲在花前写毛笔字,纸上写着“霜降菊香”,说:“这是秋天最后的‘倔强’,得留着。”
最甜的要数柿子。新郑那片柿子园里,小朋友踮着脚拽树枝,红柿子“咚”地掉进竹篮,妈妈在旁边笑:“慢点儿,霜打的柿子最甜,别碰坏了。”树枝上挂着的柿子像一串串小灯笼,阳光一照,红得透亮,连麻雀都凑过来啄两口。老板举着刚摘的柿子递过来:“你尝,这是霜降给的‘糖’,比蜜还甜。”
有人刷到红叶的视频说“再不去看,秋天就没了”,有人捧着柿子说“这是秋天最后的甜”,还有奶奶在厨房熬羊肉汤,念叨“霜降要补膘,喝了汤冬天不冻耳朵”。其实啊,霜降哪是“结束”?它是秋天把所有的好都攒到了最后——把最艳的红、最甜的果、最暖的习俗都打包送给我们,像给冬天递了张“邀请函”:“别急,我把秋的浪漫都留等你慢慢尝。”
今天走在街头,风里已经带点凉,但抬头看见路边的枫树红得像火,路过水果店闻到柿子的甜香,忽然觉得,秋天的最后一站,原来这么暖。如果你有空,去禹州看红叶,去开封看菊花,或者买个柿子咬一口——跟秋天好好道个别,毕竟,它给了我们一整个季节的风、叶、果,最后这一程,可别缺席。
霜降来了,愿你收下秋天的最后浪漫,也接住冬天的第一份温柔。